剧艺研究会 50周年金禧庆典 “活力再现”
剧艺研究会曾在2003年实现先贤的夙愿,拥有一座现代化的剧场,这座拥有近400个座位的“剧艺文化剧场”在同年11月8日开幕,从此为吉隆坡艺术表演工作者提供多一个展现才华及交流的平台。剧艺文化剧场经营至2008年,演出的文化艺术节目超过250多场,为我国的文化献出了一份绵力。
2009年,剧艺研究会将办事处搬迁到位于峇都喼会长余金艾的产业,他象征式地征收每年RM120的场地租金,剧艺会将它打造成行政处及活动中心,称为“剧艺文化实验剧场”,继续推动戏剧活动。
由于剧艺文化实验剧场是建设在工业区的建筑物,下雨时雨滴落在屋顶犹如交响乐,而灯光及音响是2003年“剧艺文化剧场”的旧器材,也开始出现倦怠现象、失准或不能有效的操作,进而影响到演出效果。
因此,剧艺会藉此庆祝会成立50周年之际,筹办50周年金禧会庆晚宴,以筹募30万令吉作为提升及改进剧场的设备,还有培训戏剧新血,俾能为文化艺术作出更大的贡献。
50年对一个纯艺术团体来说,其历程不是一蹴而就,而是历经艰辛,一步一脚印才走到今天。若是没有前会长毕惠通、马天英、江尚苏、陈锦龙、孙崇福、粱志成、邱维斌及郭仁德及先贤们奠下坚实的基础;社会贤达、商家、会友、媒体及大众给予的支持与捐助,哪有今天的剧艺研究会?
希望大家秉着支持文化艺术的热忱,继续给剧艺研究会支助与指导,让我们为文化艺术再次冲刺,以活力再现的心情迎接每一个50年!
2009年,剧艺研究会将办事处搬迁到位于峇都喼会长余金艾的产业,他象征式地征收每年RM120的场地租金,剧艺会将它打造成行政处及活动中心,称为“剧艺文化实验剧场”,继续推动戏剧活动。
由于剧艺文化实验剧场是建设在工业区的建筑物,下雨时雨滴落在屋顶犹如交响乐,而灯光及音响是2003年“剧艺文化剧场”的旧器材,也开始出现倦怠现象、失准或不能有效的操作,进而影响到演出效果。
因此,剧艺会藉此庆祝会成立50周年之际,筹办50周年金禧会庆晚宴,以筹募30万令吉作为提升及改进剧场的设备,还有培训戏剧新血,俾能为文化艺术作出更大的贡献。
50年对一个纯艺术团体来说,其历程不是一蹴而就,而是历经艰辛,一步一脚印才走到今天。若是没有前会长毕惠通、马天英、江尚苏、陈锦龙、孙崇福、粱志成、邱维斌及郭仁德及先贤们奠下坚实的基础;社会贤达、商家、会友、媒体及大众给予的支持与捐助,哪有今天的剧艺研究会?
希望大家秉着支持文化艺术的热忱,继续给剧艺研究会支助与指导,让我们为文化艺术再次冲刺,以活力再现的心情迎接每一个50年!